{{ $t('FEZ002') }}學務處|
108年度臺北市防減災及氣候變遷調適教育
創意微電影甄選實施計畫
107年12月24日府教安字第1076078933號函
壹、依據:比照公務人員品德修養及工作績效激勵辦法第6條第1項第7款辦理
貳、目的
為落實本市防災教育推廣,深化教學廣度及深度,期藉由辦理創意微電影甄選活動,激發各級學校防災教學發展能量,達成符合本市在地化微電影教材開發之目的,俾深植師生災害防救概念。
參、實施辦法
一、參加對象
(一)本市公私立各級學校(含幼兒園)現職教師(含實習老師、代理老師、共聘教師及教保員)。
(二)實習老師與代理老師需與正式教師共同報名,且不得為第一作者。
(三)可以個人或團隊報名參加,團隊報名最多以3人為限。
二、影片主題:
(一)設計主題分為「自然災害防救」及「人為災害防救」2個組別,請擇1
主題參賽。
1.自然災害(如:地震、風災、水災、土石流等)
2.人為災害(如:火災、交通安全、環保、無預警攻擊、歹徒侵入校園等)
(二)設計主題及教學概念應結合「各學程防災素養」(國小、國中及高中如附
件3,幼兒園如附件4)。
(三)設計之微電影須融入教學課程中並兼具實用性,教授對象以幼兒園、國小、國中或高中職學生為主。
三、影片格式:
(一)本次比賽以微電影為主,劇情片、動畫片或紀錄片等不同方式均可,但需要具有故事性、劇情、角色及對白等元素之微電影(不含學校防災演練及教師防災主題教學過程)。
(二) 影片長度為2~5分鐘以內。
(三) 影像規格:像素1920 x 1080(16:9),檔案MOV、MXF、AVI、MP4、WMV。
四、報名及繳件作業規定
(一)繳件時間:即日起至108年4月26日(星期五)下午4時止。
(二)參賽者若同時報名個人及團體,只能擇一作為第一作者。
(三)跨校合作參賽者,以第一作者的學校為優先。
(四)各校(園)送件數納入108年度防災教育考評加分項目,以鼓勵各校踴躍
參與。
(五)參賽作品繳交僅限以親送或郵寄方式(郵戳為憑),信封註明「108年度臺北市防減災及氣候變遷調適教育創意微電影甄選」,逕送各負責學校辦理,檢附資料及繳交學校如下:
1.檢附資料(缺一者,視同為未完成報名)
(1)微電影電子檔1份。
(2)書面報名表1份(如附件1)。
(3)書面活動設計表1份(如附件2)。
(4)影音作品授權同意書1份(如附件5)。
(5)請將檢附資料燒錄成光碟片4張(內含報名表、活動設計表、微電影
電子檔及作品授權同意書電子檔)。
2.繳交學校
(1)幼兒園組
●公立幼兒園:士林幼兒園
謝淑華老師,郵寄地址:臺北市士林區通河街179巷2號,電話:
28853842#16。
●私立幼兒園(含非營利):大同幼兒園
張又丹老師,郵寄地址:臺北市大同區南京西路64巷9弄8號,電
話:25595901#22。
(2) 國小組—景美國小(臺北市文山區景文街108號)
2932-2151#120(陳佳雯主任)
國中組—福安國中(臺北市士林區延平北路7段250號)
2810-8766 #120(許尤美主任)
高中職組—復興高中(臺北市北投區復興四路70號)
2891-4131#200(楊瑞濱主任)
信封請註明「108年度臺北市防減災及氣候變遷調適教育創意微電影甄選」。
五、獎勵辦法:
獎項 |
名額 |
參與作者 |
每件獲獎作品獎勵 |
特優 |
10件 |
特優獎狀、記功2次 |
禮券5000元 |
優選 |
10件 |
優選獎狀、記功1次 |
禮券3000元 |
佳作 |
10件 |
佳作獎狀、嘉獎2次 |
禮券1500元 |
入選獎 |
入決審者 |
獎狀 |
|
六、評選委員
邀請「災害防救及氣候變遷調適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和實務教師,組成「防減災及氣候變遷調適教育創意微電影甄選評審委員會」進行評審。
七、評選作業流程
甄選公告 |
申請收件 |
資料審查 |
初審會議 |
複審 |
核定 |
結果公布 |
分派委員初審 |
|
初審 |
八、評選標準
(一)研發及設計理念(30%):
1.微電影設計具故事性、創意性、在地性、連結性、實用性、創新性、執行性及合宜性等特色。
2.可實際運用於「人為或自然災害防救」宣導或教學領域。
3.微電影可融入跨領域學科中進行教學活動,提升學生防減災知能。
(二)影音品質(30%):
1. 影片清晰無雜訊。
2. 聲音清楚無噪音。
(三)腳本(40%):
1.符合各學程防災素養(附件3)。
2.可適用於防災宣導或教學中。
(四)其他注意事項:
1.非依附件格式撰寫稿件者,一律不予計分。
2.送審資料外觀美觀、包裝是否精美等表面效度不列入評分標準。
3.參選微電影不得以過去獲獎作品繳交,並不得一稿多投。
九、注意事項
(一)參加甄選微電影若有侵犯他人著作權或智慧財產權而涉訟者,應自行負相關法律責任,主辦單位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二)獲獎勵微電影若經證實違反上述規定者,主辦單位有權撤銷其資格並追回獎金及獎項。
(三)參加甄選微電影若與甄選內容不符或表件填報不完整,將視同放棄參賽資格。
(四)本活動獎項視評審審議結果,得以從缺,榮獲特優、優選及佳作之優良作品需授權由本局建置於防災教育網上,版權屬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所有,作為充實防災教育教學、資源共享之參考。
(五)辦理單位對甄選內容與相關事項保有修改之權利。
(六)凡參加報名者,視為已閱讀並同意遵守本活動之規定。
(七)參賽作品報名表及設計表文稿格式:
1.標題以標楷體16號字型繕打。
2.內文均以標楷體12號字型、單行間距繕打,並插入頁碼。
3.資料外觀是否美觀、包裝是否精美等表面效度均不在評分之列,故請響應環保,勿作過度包裝,平實呈現即可。
(八)榮獲優選以上獎項之作品,將由本局補助相關經費,配合教育部或教育局防災活動發表,並請作者分享微電影設計理念。
(九)有關微電影甄選諮詢請逕洽:
1.高中職組:復興高中楊瑞濱主任,電話:(02)2891-4131分機200。
2.國中組:福安國中許尤美主任,電話:(02)2810-8766分機120。
3.國小組:景美國小陳佳雯主任,電話:(02)2932-2151分機140。
4.幼兒園組:士林幼兒園謝淑華老師,電話:(02)2885-3842分機16。
参、本案奉核可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1
108年度臺北市防減災及氣候變遷調適教育創意微電影
甄選報名表
|
收件號碼 |
(由承辦學校填寫) |
||
微電影名稱 |
|
|||
主題 |
□自然災害防救 □人為災害防救 |
|||
作 者 基本資料 |
第 一 作 者 |
第 二 作 者 |
第 三 作 者 |
|
姓名 |
|
|
|
|
服務學校 |
|
|
|
|
職稱 |
|
|
|
|
聯絡地址 |
|
|||
聯絡電話 |
(O) (H) (行動) |
(O) (H) (行動) |
(O) (H) (行動) |
|
E-mail |
|
|||
傳真號碼 |
|
|||
備註 |
1. 本報名表、微電影設計說明表、影音作品授權同意書紙本各1份。 2. 微電影電子檔、說明表WORD電子檔、說明表PDF電子檔燒製成光碟4份,於108年4月26日(五)下午4時前送交指定學校彙整。 3. 敬請填寫切結事項,未簽具者一律退件。 |
|||
切結事項 (由第一作者簽具) |
1.
本人保證所列作者符合「甄稿參加對象」。 2. 本人保證著作無剽竊、抄襲及違反學術倫理或有侵害他人著作財產權之事項。 3. 本人已熟知比賽須知及實施計畫所列規範,倘違反規範而獲獎者,其獎狀及獎金收回,並視情節予以議處。 4. 本人同意所投文稿之版權,提供臺北市教育局出版或建置防災教育網站等使用。 第一作者 具結人: |
|||
承辦人: 單位主管: 校長:
附件2
108年度臺北市防減災及氣候變遷調適教育創意微電影
甄選活動設計表
標題(16號字型)
作者姓名
摘要
摘要內文 關鍵字: |
壹、 微電影設計說明表
微電影名稱 |
|
微電影設計者 |
(須與報名表的作者一致) |
主題 |
□自然災害防救 □人為災害防救 |
||
適用學程 |
□高中 □國中 □國小 □幼兒園 |
影片長度 |
分 秒 |
設計理念 |
|
||
參考資料 (含引用照片或影片來源) |
貳、 微電影腳本(含旁白、角色對白)
|
參、影片特色照片(至少4張,可自行增加)
照片 |
照片 |
說明 |
說明 |
照片 |
照片 |
說明 |
說明 |
附件3
附件4 |
學習階段 |
國民小學(1-2年級) |
||
宗旨 |
建立對危險、災害的基本認識、訓練避災及自我保護能力 |
||
目標 |
1.建立學生有關危險及災害的正確知識與概念。 |
||
2.培養學生具備對危險或災害之警覺意識。 |
|||
3.培養學生正面積極的防災態度與價值觀。 |
|||
4.訓練學生具備自我保護的能力。 |
|||
素養類別 |
項目 |
編號 |
對應之素養內涵 |
防災知識 |
災害知識 |
A1 |
能認識環境中常見的警報(告)號誌及訊息的意義。 |
A2 |
能說出危險或災害的名稱或事件。 |
||
A3 |
能描述生活環境中的危險或災害。 |
||
防備知識 |
A4 |
能敘明生活周遭環境中潛在的危險或災害。 |
|
A5 |
能說出避免危險或災害發生的方法。 |
||
應變知識 |
A6 |
能知道危險發生時該如何避開,或災害發生時的逃生方式。 |
|
A7 |
能知道災害發生時的通報及求救方法。 |
||
防災態度 |
防災 警覺性 |
A8 |
(※)能運用五官來察覺環境中可能發生的危險或災害。 |
防災 價值觀 |
A9 |
能體認當危險或災害發生時,最先要保護身體安全。 |
|
A10 |
能體認做好防範危險或災害的工作是必要的。 |
||
防災 責任感 |
A11 |
體認到自己有責任照顧好自己,並避免受到危險或災害的波及。 |
|
A12 |
能避免從事危險行為,以免威脅他人及自身的生命安全。 |
||
防災技能 |
準備活動 |
A13 |
能配合家庭或學校減少危險、防災演練的準備工作。 |
應變能力 |
A14 |
能在危險、災害發生時做出正確的避災動作或迅速脫離災害環境。 |
|
A15 |
當發現或覺得有危險或災害警報發生,能告知家人、朋友或師長。 |
(※)代表此為一般性防災素養指標,但此指標又與全球暖化所帶來的極端氣候及複合式災害有關。
學習階段 |
國民小學(3-4年級) |
||
宗旨 |
建立對災害、危險的基本認識,了解防災工作的重要性及如何有效避災。 |
||
目標 |
1.建立學生正確的災害知識與概念。 |
||
2.培養學生正面積極的防災態度與價值觀。 |
|||
3.訓練學生進行防災準備及如何有效避災。 |
|||
素養類別 |
項目 |
編號 |
對應之素養內涵 |
防災知識 |
災害知識 |
B1 |
能列舉災害對人體所造成的傷害。 |
B2 |
能覺察到災害發生前的徵兆、現象。 |
||
B3 |
能知道各種災害發生的可能原因。 |
||
防備知識 |
B4 |
能描述災害預防與個人安全之間的關係。 |
|
應變知識 |
B5 |
具備災害發生時安全求生的知識。(能描述家庭防災卡的內容及用途) |
|
B6 |
能了解災害發生尋求協助的管道。 |
||
防災態度 |
防災 警覺性 |
B7 |
能覺察周遭環境的變化。 |
B8 |
能注意,並了解災害相關訊息。 |
||
防災 價值觀 |
B9 |
能了解防災工作的意義與重要性。 |
|
防災 責任感 |
B10 |
能體認防災準備是自己日常生活中應作的工作。 |
|
B11 |
能隨時注意自己與同伴的安全。 |
||
B12 |
能體認自己有責任協助防災工作之準備。 |
||
防災技能 |
準備活動 |
B13 |
能參與防災、減災相關的演練行動。 |
B14 |
具備理解災害相關訊息的能力。(能協助準備家庭防災卡) |
||
應變能力 |
B15 |
能在災害發生時做出正確的避災反應。 |
|
B16 |
能在災害發生時或災害發生後迅速脫離災害環境。 |
※代表此一防災素養指標即為全球暖化所帶來的極端氣候及複合式災害相關的防災素養。
學習階段 |
國民小學(5-6年級) |
||
宗旨 |
建立基礎防災知識,培養積極防災態度,認同防災工作之價值,並具備自我避難求生技能及能協助部分的防災工作。 |
||
目標 |
1.建立學生正確的防災知識與概念。 |
||
2.培養學生正面積極的防災態度與價值觀,並能關懷身邊的家人及同伴。 |
|||
3.訓練學生避難求生的能力及協助部分防災工作的能力。 |
|||
素養類別 |
項目 |
編號 |
對應之素養內涵 |
防災知識 |
災害知識 |
C1 |
能說出常見災害的類型。 |
C2 |
能知道所居住的地區或所處的環境可能發生何種災害或危險。 |
||
C3 |
※能知道各種災害發生的現象與主要原因
(自然災害是人為因素過度改變環境所導致;人為災害則因能源資源不當安裝使用所導致) 。 |
||
C4 |
能了解災害對於人類生命、生活環境所造成的影響。 |
||
防備知識 |
C5 |
能列舉災害預防的準備工作。 |
|
C6 |
能區別各項災害的防範措施。 |
||
應變知識 |
C7 |
具備災害發生時的安全求生知識。 |
|
C8 |
能列舉災害發生尋求協助的管道。 |
||
防災態度 |
防災 警覺性 |
C9 |
能察(警)覺所處生活環境的潛在危險或不安全之處。 |
防災 價值觀 |
C10 |
能知道做好防災工作能減少災害所造成的損失與傷亡。 |
|
C11 |
能明白避免災害是尊重他人和自身的生命意義。 |
||
防災 責任感 |
C12 |
能體認自己有責任協助作好部分的防災工作。 |
|
C13 |
※能知道因人類過度使用化石能源,造成異常天候發生的頻率增加。 |
||
C14 |
能在災害發生時(後),能關懷、照料同伴及家人。 |
||
C15 |
能在災害發生時(後),運用適當的途徑(如1991留言平臺等)告知家人近況。 |
||
防災技能 |
準備活動 |
C16 |
能依據師長指導及防災訊息,協助防災準備工作。 |
應變能力 |
C17 |
能描述災害訊息,並做出正確的反應。 |
|
C18 |
能在災害發生後主動尋求協助。 |
※代表此一防災素養指標即為全球暖化所帶來的極端氣候及複合式災害相關的防災素養。
國中學生應具備的防災素養
學習階段 |
國民中學 |
||
宗旨 |
建立完整之防災與應變知識,具備災害警覺意識、熟悉防災器具使用方式及初步救護之能力。 |
||
目標 |
1.建立學生災害防範與應變的知識與概念。 |
||
2.加強學生災害警覺意識。 |
|||
3.培養學生正面積極的防災態度與價值觀。 |
|||
4.訓練學生熟悉防災器具使用及初步救護的能力。 |
|||
素養類別 |
項目 |
編號 |
對應之素養內涵 |
防災知識 |
災害知識 |
D1 |
能分辨常見災害的類型與其定義。 |
D2 |
能說明生活環境中可能造成傷害的危險因素。 |
||
D3 |
能指出國內與國外各種類型災害事件,並能加以說明。 |
||
防備知識 |
D4 |
能熟悉防範災害的方法與程序。 |
|
D5 |
能指出當災害發生時,生活環境中的避災地點及逃生路線(包括:能繪製出初步防災地圖,並知道社區防災救護中心的資訊) |
||
應變知識 |
D6 |
能在災害發生時能採取妥適應變措施。 |
|
D7 |
能在災害發生後知道如何協助進行救護。 |
||
防災態度 |
防災警覺性 |
D8 |
能注意生活環境中災害防範的資訊。 |
D9 |
能保持警覺心留意環境中潛在的危險。 |
||
防災價值觀 |
D10 |
能體認防災的意義、重要性與價值。 |
|
D11 |
能體認救護工作的意義、重要性與價值。 |
||
防災責任感 |
D12 |
能主動發現所處環境之潛在危險,並報告師長及家人。 |
|
D13 |
災害發生時在確保自身安全及無危害前提下,能主動幫助他人。 |
||
D14 |
能體認自己可以和家人或同學合作,完成部分的防災或救護工作。 |
||
防災技能 |
準備活動 |
D15 |
能參與並熟悉防災器具、設備使用之訓練 |
D16 |
能參與災害救援救護相關的訓練。 |
||
應變能力 |
D17 |
能在災害發生時做出正確的判斷及適當因應行動。 |
|
D18 |
能在災害發生時做出正確之救護措施。 |
||
D19 |
能在災害發生時鎮定正確通報災害地點與情境。 |
||
D20 |
能讓自己和他人脫離危險和災害的威脅。 |
高中職學生應具備的防災素養
學習階段 |
高級中學、高級職校 |
||
宗旨 |
建立正確的防災知識,養成積極主動的防災態度,並具備熟練的防災及救護技能。 |
||
目標 |
1.充實學生防災、救災與應變之知識。 |
||
2.培養學生積極主動之防災救災態度與觀念。 |
|||
3.培養學生具備防災、應變與救災防救技能。 |
|||
素養類別 |
項目 |
編號 |
對應之素養內涵 |
防災知識 |
災害知識 |
E1 |
能說出各類型災害的成因與特性。 |
E2 |
能分析災害發生的過程以及其與人、環境之間的關連性。 |
||
防備知識 |
E3 |
能了解災害預防的工作項目與步驟。 |
|
E4 |
能分析出生活環境中引發災害的因子,並設法加以改善。 |
||
E5 |
※能了解本地可能發生哪些複合式的災害,並及早因應及防備。 |
||
應變知識 |
E6 |
能在災害發生時,採取適當應變措施與救援行動。 |
|
E7 |
能了解不同類型災害發生後,處理及救援的順序。 |
||
防災態度 |
防災警覺性 |
E8 |
能留意各項防災警訊出現異常,並做出正確之反應。 |
E9 |
能留意各項防災設施是否可以正常操作使用。 |
||
E10 |
能警覺自身生活空間的危險因子,並設法排除以維持安全環境 |
||
E11 |
※能覺察環境的安全狀況及永續性,並加以維護及改進。 |
||
防災價值觀 |
E12 |
能理解災害預防勝於災後的處理。 |
|
E13 |
能體認防災是社會資本投入災害處理的最好方法。 |
||
防災責任感 |
E14 |
能體認防災救護工作是個人應盡之責任。 |
|
E15 |
能主動將防災資訊傳遞給他人,並和師長或家人討論如何減少潛在危險或災害的發生。 |
||
E16 |
當有災害發生,有責任協助學校及社區進行防災及救護工作。 |
||
防災技能 |
準備活動 |
E17 |
能操作生活中的各項防災、救援設備與器具。 |
E18 |
能瞭解所處環境的避難路線與場所所在地方。 |
||
應變能力 |
E19 |
能在災害發生時選擇正確的避災方式與場所。 |
|
E20 |
能在災後協助社區或學校進行災後救援工作。 |
附件4
幼兒防災素養內涵及能力對應指標
宗旨 |
建立防災的基本認識,訓練幼兒學習自我保護能力 |
|||
目標
|
1.建立幼兒正確的防災知識與概念。 |
|||
2.培養幼兒具備生活常見災害之警覺意識。 |
||||
3.培養幼兒正向積極的防災態度與價值。 |
||||
4.培養幼兒具備防災的自我保護能力。 |
||||
素養類別 |
項目 |
編號 |
對應之素養內涵 |
對應之能力指標 |
防災知識 |
災害認知 |
A1 |
能說出災害對自身及生活週遭環境的影響 |
A1-1能說出常見災害對家庭生活的影響 |
A1-2能說出常見災害對幼兒園學習生活的影響 |
||||
A1-3能說出常見災害對社區生活的影響 |
||||
A2 |
能知道生活週遭環境中可能發生的災害 |
A2-1能說出生活中可能遭受的常見災害名稱 |
||
A2-2能說出生活中常見災害的特徵 |
||||
A2-3能說出天然災害與人為事故的差異 |
||||
防備知識 |
A3 |
能說出生活週遭環境中可能形成災害的原因 |
A3-1能說出各項常見災害發生的可能原因 |
|
A3-2 能說出當人類不愛護環境時,會對自然可能產 生的災害 |
||||
A4 |
能描述災害預防與自身安全之間的關係 |
A4-1能說出生活中常見災害的預防方法 |
||
A4-2能說出自身能力可及的災害預防方法 |
||||
A4-3能舉例說明各項災害預防方法對自身安全保障 的關係 |
||||
應變知識 |
A5 |
能知道災害發生時的逃生方式 |
A5-1能舉例說出家庭常見災害發生時的逃生方式 |
|
A5-2能舉例說出幼兒園常見災害發生時的逃生方式 |
||||
A5-3能舉例說出社區常見災害發生時的逃生方式 |
||||
A5-4能簡要說明幼兒園逃生路線圖的放置位置與內 容 |
||||
A6 |
能說出災害發生時的求救方法 |
A6-1能說出聯繫113、110、119的時機與操作方法 |
||
A6-2能說出災害發生時的求救對象與時機 |
||||
防災態度 |
防災警覺性 |
A7 |
能留意生活週遭環境的變化 |
A7-1能舉例說出自身曾經遭受災害的經驗 |
A7-2能與同儕或師長分享氣象預報的資訊 |
||||
A7-3能留意親、師、友的互動變化,並嘗試描述之 |
||||
A8 |
能察覺生活週遭環境中可能發生的災害 |
A8-1能指出生活中可能發生的災害與地點 |
||
防災價值觀 |
A9 |
能了解保護自身安全的重要 |
A9-1能說出愛惜生命的重要性 |
|
A9-2能說出愛惜環境的重要性 |
||||
A10 |
能知道防災工作的重要性 |
A10-1能說出對防災人員的感謝 |
||
A10-2能說出惡作劇與不當行為對防災行動的負面影響與後果 |
||||
A10-3能對遭受災害影響的親、師、友表達關心 |
||||
A10-4能說出各項防災工作對於保障自身安全的幫 助 |
||||
防災責任感 |
A11 |
能將防災融入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 |
A11-1能說出掌握災害訊息的常見管道。 |
|
A11-2能說出自己在生活中可做的防災行動 |
||||
A11-3能與家人分享防災的重要性 |
||||
A12 |
能在生活中隨時注意自身的安全 |
A12-1能知道災害發生時逃生的方法 |
||
A12-2能說出可能影響防、救災工作的行為與可能 後果 |
||||
A12-3能說出在家庭中可以幫助家長的防災行為 |
||||
A12-4能說出在幼兒園中可以幫助師長的防災行為 |
||||
A12-5能說出在社區他人中可以幫助家長的防災行 為 |
||||
防災技能 |
準備行動 |
A13 |
能聽從年長者指示配合執行防災、減災相關準備工作 |
A131能適切轉述親師有關防災工作的提醒與做法 |
A132能聽從年長者的指示,協助安撫同儕或弟妹的 不安情緒 |
||||
A13-3能不慌張地聽從年長者的防減災指示 |
||||
A14 |
能聽從年長者指示參與防災 |
A14-1能正確完成年長者指示的防減災演練行動 |
||
A14-2能知道幼兒園中約定的逃生路線,並完成演 練動作。 |
||||
A14-3能知道家庭中約定的逃生路線,並完成演練 動作。 |
||||
應變行為 |
A15 |
能做出防災的自我保護動作 |
A15-1能適切的描述災害發生的過程與內容。 |
|
A15-2能察覺生活中可能發生的災害並主動尋求協 助 |
||||
A15-3 能說出防災的自我保護口訣並做出相映動作 |
||||
A16 |
能聽從年長者指示迅速脫離災害環境 |
A16-1能依據幼兒園的逃生路線圖,正確的脫離災 害環境 |
||
A16-2能依據家庭的逃生路線圖,正確的脫離災害 環境 |
||||
A16-3能辨別災害發生的類型,並說出脫離災害環 境的方法 |
||||
A16-4能依據年長者的指示,完成迅速脫離災害環 境的約定 |
附件5
108年度臺北市防減災及氣候變遷調適教育創意微電影
影音作品授權同意書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簡稱授權人)
作品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授權人報名參賽之影音創作作品獲參賽者,保證作品為自行創作,未侵害任何第三人之智慧財產權,且有權為本同意書之下列授權:
一、授權人同意無償授權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將參賽之影像創作作品重製、改作編輯或部分剪輯,可作非營利性公開上映、公開演出、公開口述、公開展示。
二、於「臺北市防減災及氣候變遷調適教育微電影甄選」活動主辦、承辦、指導等相關單位之網站基於推廣之目的公開傳輸、播映。
三、參賽團隊同意概括授權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得利用其影片之相關影像、劇照、文字資料等,使用於推廣、宣傳活動或出版。
四、保證所提供之內容絕無抄襲或侵犯他人著作權、肖像權之情事,如有涉及違法等情事,概由本人自負刑責。
五、授權人得獎後,同意提供得獎作品予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基於推廣之目的與不影響其自身於智慧財產權之使用,將影片公開放映,包括頒獎典禮當日。
六、授權人經獲獎,授權將影片全片供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於相關網站進行全片公開播映。
授權人同意並遵守以下事項:
一、影片中之配音、配樂及使用之圖文均需向原創作者/團隊取得重製、改作編輯、開上映、公開演出、公開口述、公開展示、公開播送及公開傳輸之授權,如因影片播出產生著作權相關法律爭議,由授權人負完全之責任。必要時得要求提供相關權利證明文件,以供查核。
二、影片所有內容皆是團隊成員製作,包含腳本、攝影及後製。
此致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第一作者授權人(親筆簽名):
身分證字號:
戶籍地址:
服務機構:
聯絡地址(第一作者):
聯絡電話(第一作者):(市話) (手機)
中 華 民 國 108
年 月 日
{{ $t('FEZ003') }}2019-01-18
{{ $t('FEZ014') }}275760-09-13|
{{ $t('FEZ004') }}2021-04-21|
{{ $t('FEZ005') }}74|